“14613”,宁波推出金融专项行动!
金融“疏堵通链促循环”专项行动,依托宁波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重点围绕“14613”,优化信贷结构,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
——“1”即强化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把党的建设融入到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发展以及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良好企业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党建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支持宁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即按照围绕使命走、围绕战略走、围绕产业走、围绕企业走的4个方向和定位,积极践行服务实体的金融业使命,融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融入宁波制造业、港口航运、外贸等特色产业,融入民营小微企业占主导的显著经济特征,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发力。
——“6”即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聚焦港航贸易、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环保、民营小微、乡村振兴等六大重点领域,发挥区域特色经济和优势。今年以来,宁波局围绕重点领域与财政部门、产业部门开展了广泛的政策联动,先后下发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等专项意见9项,“白名单”模式下银企对接超过1.4万户次。
——“1”即按照“支持一块、调控一块、创新一块、治理一块”的总体思路,实施信贷投向调结构优增量“1+N”工作意见,配套建立24项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落实监管统计、分析和评价制度,让金融投向更符合国家战略导向。
——“3” 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实施“我为企业解难题”的项目制管理。其中三个重点项目:
一是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提振项目。重点解决企业对中长期稳定信贷资金需求,将中期流动资金授信内嵌无还本续贷,提高信贷期限与实体经营的匹配度。6月末,全市中期流动资金贷款余额2442.64亿元,较年初增长30.98%,其中以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方式提供的贷款余额430.19亿元,较年初增长47.03%。
二是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试点。重点解决小微园区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建立银园对接、融资会诊、合作互评等十项机制。目前,共向148个小微企业园、2759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97.13亿元。
三是金融联合服务体试点项目。重点解决供应链、产业链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围绕“四专六链”(港航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以及制造业供应链、现代产业集群供应链、现代农业供应链、商贸流通供应链、外贸领域供应链、专业平台供应链)服务领域试点组建了24个金融联合服务体,配套“专项政策、专属产品、专业团队”,抓实对链主核心企业上下游共同体的“六个一”结对服务,保重点、保全局。6月末,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核心企业3591户次,用信余额3393亿元;惠及上下游企业2.1万户次,用信余额3476亿元。
宁波三江口风光。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徐丹/摄
在监管引领下,宁波银行保险业开局良好,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是金融供给总量稳步增长。6月末,宁波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46%,增量2403.07亿元,创十年新高;各项存款余额2.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34%。宁波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29.98亿元,同比增长5.27%,增速居全国第13位。金融供给既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也避免了过快增长加大金融杠杆。
二是金融供给结构不断改善。宁波银行业信贷投向及结构持续优化,保险业风险保障总额快速增长。6月末,全市银行业制造业贷款余额6078.89亿元,同比增长17%,占比21.87%,稳居全国首位。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0173.52亿元,占公司类贷款的比重达到53.57%。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88.88亿元,较年初增长29.99%。支持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368个,贷款余额661.4亿元。助力“碳达峰”,绿色信贷余额1847.18亿元,较年初增长27.39%。保险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8.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28%,赔付支出76.03亿元,同比增长7.38%。
三是金融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实现“增点、扩面、提质、增效”。上半年新落地全国首例冷链食品无害化处理保险、全国首例人防工程综合保险等保险创新项目近20个,巨灾保险等原有100余个保险创新项目持续巩固深化,众多“宁波模式”“宁波方案”“宁波做法”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助力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数字金融创新、基础金融建设等十项举措持续推进,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316.25亿元,较年初增长23.57%,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4.11个百分点。
四是地方金融生态更加优化。全面风险监管持续推进,各项风险趋于收敛,主要风险指标处于合理区间。信用风险持续压降,不良资产处置加快,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16.48亿元,6月末不良贷款余额351.75亿元,较年初减少54.13亿元,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实现“双降”。政府隐性债务、房地产、影子银行等业务风险持续压降,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实现“双线双控”, 6月末两类贷款占比分别较年初下降0.72、0.27个百分点。
答记者问
请问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在贯彻落实金融“疏堵通链促循环”专项行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孙国锋答:
为贯彻落实宁波金融“疏堵通链促循环”专项行动工作部署,宁波农行以“贷款投放更快、结构调整更优、服务效率更高”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实效。截至上半年末,我行贷款余额2484亿元,新增贷款264亿元,贷款增量同业最多,超过了宁波农行历史的全年增量。
一是大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我行在支持制造业发展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通过组织推进、服务创新、政策支撑、风险防控等方面多管齐下,先后实施开展“双联行动”“万员助万企”等专项行动,大力支持宁波市“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扶持“3315”和科技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二是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设立绿色信贷考核评价指标,因地制定绿色信贷专项计划,配备绿色信贷专项费用,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满足企业综合化金融需求。积极运用“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等综合金融服务方式,通过债券承销、资产证券化、融资租赁等“债贷证租”投贷联动产品服务,满足宁波企业转型升级中直接投融资、兼并重组等需求,引导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
四是着力深化“三农”金融服务。积极对接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需求,不断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支持力度。依托“惠农e贷”产品,以农户信息建档为抓手,探索特色产业、信用村信用户等网络融资新模式,创新推出象山“红美人贷”、慈溪“葡萄贷”等特色产品。积极推进以户联码、惠农商圈、乡村旅游、金融惠农为特色的数字乡村平台建设,成功举办“五彩梁弄”数字乡村平台发布会。
宁波是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有很多全国首创的保险项目。请问人保财险宁波市分公司在“疏堵通链促循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俊答:
一是积极创新产业保险,助力企业供给升级增效。我们构建了三个层级的产业保险。一是通过风险减量管理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除事后赔付补偿功能外,宁波推出的一般工贸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起重机械综合保险、生态环境绿色保险等创新保险产品还引入了专业风险减量管理服务,降低事故发生率。二是通过保险增信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保障企业资金链畅通。宁波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已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金额逾185亿元。三是通过专属产品助力企业应对创新风险。率先试点一揽子科技保险,牵头制定宁波版首台(套)、新材料应用保险补偿机制。首创小黄鱼养殖科技成果转化保险。
二是精准服务民生保障,促进薄弱地区共同富裕。宁波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多达109个,覆盖了包括自然灾害风险、动植物疫病风险以及市场收益风险在内的主要风险,护航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累计向农户提供710.31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16.5亿元。推出全市生态环境绿色保险、宁波市水资源损失保险,积极探索光伏保险项目,助力绿色发展。此外,我们还积极将保险引入相对薄弱地区和困难人群帮扶机制中,实现帮扶资金的精准投放,撬动财政杠杆,实现特殊人群收入跨越式增长。
三是多维兜底居民安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意愿。宁波还通过引入保险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普及普惠公共服务,巩固共同富裕安全底线,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提振消费信心和需求。宁波建有覆盖940万常住人口的公共巨灾保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助保险,社会化大灾应急响应能力全国领先;推出道路桥梁综合保险,承保宁波轨道及重大交通工程,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52万亿元,深化警保联动,创新开展“绿色救助”服务;医责险、城镇/农村住房保险、电梯安全责任险、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综合保险、计生家庭综合保险等创新项目为老百姓衣食住行提供重要风险兜底保障。
宁波正在开展高星级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行动,能否介绍其主要内容和具体做法?
吕碧琴答:
今年年初,我们银保监局和市经信局共同制定了《高星级小微企业园“伙伴银行”试点方案》,并在鄞州区选择了8家高星级小微企业园进行试点,通过探索“银园合作”的宁波模式,畅通“银企对接”,确保“金融活水”直达小微企业。截至6月末,共为8个试点园区的180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5.13亿元,发放贷款4.2亿元,户均贷款230万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获得了信用贷款。主要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银园合作新模式。我们指导试点园区综合考虑银行机构的差异化服务和业务优势,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择优选择3-5家作为“伙伴银行”。同时,引导银行机构加强与园区运营方和入园企业的对接,按照“一园一方案”“一企一策”的原则,为园区定制多层次、多维度的金融服务方案。
二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目前,每个试点园区都建立了“金融服务站”,定期组织银行和企业面对面交流。通商银行、泰隆银行宁波分行等机构为“伙伴园区”建立了专属“金融顾问”团队。建设银行宁波分行与“7号梦工场”联合打造了宁波首家“创业者港湾”联盟店,为入园企业和创业者提供包括创业孵化、信贷融资、产业对接等综合服务。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入驻“创业者港湾”不到一个月,就获得30万元的信用贷款。
三是加大信贷资源投入。银行机构把“伙伴银行”建设纳入分支机构考核体系,确保试点工作落实落细。农业银行宁波分行、宁波银行等机构明确“伙伴园区”小微企业授信金额、授信户数或授信率等具体考核指标,加大资源倾斜和政策激励,充分激发辖属分支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伙伴银行”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积极开发专属信贷产品,重点推广信用贷款产品,破解小微企业因无抵押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请问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在服务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孙国锋答: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行业自觉。我们确立了“高目标要求”和“高质量投放”的工作定位,确立了“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全年要提升制造业贷款占比1个百分点,提升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占比10个百分点,新增制造业贷款100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企业1000户,服务制造业企业10000家,继续确保服务制造业走在行业前列。其次是注重对接,明晰了贷款高质量投放的方向。以“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行业和项目为信贷投放重点,突出两个万亿级产业发展壮大,全行绿色石化和汽车制造两大产业贷款余额双双突破百亿元。服务全市打造“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行动,制造业单项冠军及培育企业信贷覆盖率超过80%。服务“重点领域新兴产业”战略,积极跟踪和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加大对新经济的信贷投入。
二是强化创业创新,突出破解难点堵点的工作举措。在产品创新上,积极破解“轻”“小”“链”的难题。创新推出了“甬创贷”“姚创贷”等面向科技人才自主创业的信贷产品,着力解决这些“轻”资产企业的贷款需求,已累计向60余个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3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突破8亿元,较年初新增7000万元。通过金融科技丰富大数据模型,创新推出“首户e贷”“账户e贷”等多项针对“小”企业的贷款产品,扩大服务小微企业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已经为1319家小微企业新增贷款49亿元。围绕制造业核心企业,创新推出了“链捷贷”等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企业产业链上下游订单、应收账款等基础数据,提供相应的信贷资金,推进产业链发展更加完整顺畅,全行已上线产业链商圈24个,链上贷款余额60多亿元。在渠道拓展上,积极推进股权投资业务发展。对金融脱媒的大型制造企业,突出做好农业银行直接股权投资宁波制造业企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宁波农行联合总行全资子公司农银投资和农银国际,对全市重点制造业企业进行集中走访,对接股权投资项目20个,已达成意向由农业银行直接参与股权投资项目4个,投资金额16.5亿元。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提升开展专项行动的工作成效。我们从信贷规模配置、专项评价激励和流程效率优先等方面做好保障工作。首先是确保制造业贷款投放不受贷款规模限制,各基层行的制造业贷款需求直接由市分行配置,打消基层行在服务企业中的贷款规模受限的顾虑。其次是把服务制造业等重点指标分解落地到各基层行,设置专项评价标准,定期通报激励,在全行形成齐抓共促的良好氛围。再次是建立以制造业重点项目和企业名单、服务制造业的重点产品和业务的流程优先机制,以并行作业、绿色通道、优先办结等方式,提升为企业服务的效率。
此前台风“烟花”对生产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请介绍下在抗台救灾中,保险如何发挥作用?
李俊答:
此次台风“烟花”防御,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未雨绸缪,充分准备。进入汛期前期,我公司即根据历史经验和业务承保情况完善了防汛救灾和大灾理赔预案,对防灾重点领域、人员调度和应急物资准备等方面做了具体安排。至7月23日,物资、人员和周边省市救援支持通道全部到位。
二是及时预警,排险抢收。此次防御台风“烟花”,我公司累计发布灾害天气提醒128万人次。现场风险排查625家企业,城镇/农村住房9756幢次,避灾安置场所318处,工程项目164个,加固处置8座防洪闸门。成立10个农险防灾检查现场工作小组,对重点区域、重点险种开展防灾减损工作,帮助农户抢收作物、转移农机、农资,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三是快速理赔,温暖服务。突出“快”,在水淹车集中区域,形成施救、定损、赔付处理“一条龙”的快速处理机制。突出“简”,实行大灾临时授权,简化定损流程,启动理赔绿色通道。突出“暖”,主动开展受灾客户调查,做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四是民生优先,支援重灾。农险启动自助报案渠道,对气象指数类农险产品自动触发理赔。巨灾险试点全自动化水位桩,实现远程定损;建立巨灾报案电话外溢机制,派出500余人集中查勘。针对余姚东片、海曙西片等重点受灾片区,加强资源投入,第一时间搭建人保温暖驿站,并迅速调集周边区县支公司人员支援查勘定损、保险咨询服务。
五是听党指挥,先锋垂范。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听党指挥,冲锋在前。
通过开展金融“疏堵通链促循环”专项行动,宁波地方金融生态得到优化,请问在防范风险方面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
吕碧琴答:
一是大力推进不良贷款认定和处置。持续跟踪监测信贷风险指标,开展信贷资产质量分类现场检查,对16家大型企业实行联合授信,组建近800家债权人委员会,督促加快不良贷款处置。6月末,我市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较近年峰值下降1.92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降到88%。2018年到2020年共处置不良贷款858.61亿元。与此同时,大力增提拨备,整体拨备覆盖率超过220%,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二是强力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坚持“房住不炒”调控政策,严格执行“三线四档”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要求。组成多部门联合稽核调查组,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违规问题,严格开展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现场检查,对违规问题从严从重处罚。今年6月末,我市房地产贷款较年初增速低于全部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7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有效遏制了房地产贷款快速增长势头。
三是重点领域风险防范成效明显。针对影子银行层层嵌套、风险隐蔽等问题,大力整治不规范的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初步呈现根本性好转势头。6月末,3家城商行法人及理财公司非净值型理财产品较年初压降44%。对有重点问题的机构实施名单制管理,采取一揽子监管措施,对风险问题清单销号。推进“内控合规管理建设年”活动、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打击信用卡乱象等,金融行业面貌明显好转。
四是切实推动保险回归本源。针对保险行业乱象问题,我们聚焦重点,各个突破。积极化解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召开融资性信保业务风险防控座谈会,印发文件通报典型案例和风险,6月末融资性信保贷款同比下降51%。全面推进人身保险机构远程录音录像,开展人身险“开门红”巡查,开展人身保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加强保险中介风险管控,清理整顿问题机构。积极化解营运车辆投保难问题,从根本上解决投保难问题。保险业市场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大家还在看
1、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中央巡视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权威发布,民生服务
快关注↓
来源:宁波银保监局
编辑:余婧婧 封面图:宁波发布特约摄影师陈昊
一审:余婧婧 二审:张志龙
三审:郑仲晔 终审:陈剑虹